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飞身上马,原来武侠片是真的!

亲眼目睹飞身上马的震撼瞬间

那天陪朋友去马场选马,本以为是件普通事,谁知道竟让我亲眼见证了传说中的”飞身上马”!阳光斜斜地洒在沙地上,我正百无聊赖地看马儿踱步,突然就被训练场尽头的一幕惊呆了——一个身穿枣红色骑手服的男子,竟然真的像武侠片里那样”飞”上了马背!

那匹黑马还在悠闲地踱着步,骑手站在半步开外的地方,轻轻松松就跃上了马背。不是爬上去的,不是踩上去的,而是真的”飞”上去的!整个动作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马儿连步调都没变,仿佛早就知道主人要上来似的。这画面实在太震撼了,我站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。

老教练揭秘”飞身上马”的玄机

“这叫’旱地拔葱’,是咱们老辈传下来的绝技。”场边的老教练看我目瞪口呆的样子,笑着给我解释。他说以前马帮走山路遇到紧急情况,根本没时刻慢悠悠地踩镫上马,全靠这手功夫保命。

老教练还特意给我指点了多少细节:骑手右手按马鞍的位置要精确到前三指,力道要轻得像落了一片叶子;手腕要微屈,保持柔和;最重要的是和马之间的默契。”你看他跳上去的时候,马连抖都不抖一下,这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。”老教练说这话时,眼里满是赞赏。

八年苦练成就惊艳绝技

休息时我忍不住和那位骑手聊了起来。他摘下头盔,额头上还挂着汗珠。原来这套”飞身上马”的功夫,他整整练了八年!最初是在木桩上绑棉垫练习蹬跃,摔得浑身青紫是家常便饭。

“最难的不是跳上去,是让马信赖你。”他轻抚着黑马的脖子对我说。马儿亲昵地用鼻子蹭他的手,这画面温馨得让人感动。骑手还分享了一个惊险的故事:有次比赛前马受了惊,全靠这手”飞身上马”的功夫才稳住局面,否则人仰马翻是肯定的。

人马合一的最高境界

夕阳西下时,骑手又给我演示了一次慢动作的”飞身上马”。这次我看得更清楚了:脚步轻盈如踏云,手臂舒展似引弓,身体翻转像落叶,落鞍轻若鸿毛。黑马也默契地配合着,连睫毛都垂下来为他遮挡逆光。

我终于明白了,这哪是什么简单的技巧?这是人与马在千百年的相处中磨炼出的默契与信赖。他懂马的每一次呼吸,马信他的每一个动作。所谓的”飞身上马”,不过是这种深厚情感的外在表现罢了。

传说源于日复一日的相守

离开马场时,暮色中那一人一马还在场地中央悠闲地踱步。”飞身上马”的惊艳瞬间虽然短暂,但那份人马合一的灵动感,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原来武侠片里的场景不是虚构,传说中的技艺也并非夸大,它们都源于日复一日的相守与磨炼,最终凝结成惊鸿一瞥的传奇。

这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飞身上马,不仅圆了我的武侠梦,更让我见识到了人马之间最纯粹的情感纽带。这样的绝技,值得被更多人看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