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暑期档遇冷,《奇遇》成“炮灰”
2025年暑期档本该是喜剧片的黄金档期,但历史题材电影如《南京照相馆》《东极岛》霸占市场,观众更倾向选择厚重感强的作品。而贾冰主演的《奇遇》作为少有的纯喜剧片,本被寄予厚望——沈腾站台、灵魂互换的搞笑设定,怎么看都是“票房黑马”的配置。然而现实却打脸了:预测票房仅1.43亿,片方血亏1亿!网友调侃:“贾冰演了个笨大叔,结局电影也‘笨’得扑街了?”
二、老梗失灵,观众为啥不买账?
《奇遇》讲述中年大叔与18岁自己灵魂互换的闹剧,看似笑点密集,但难题就出在“太老套”。沈腾的《夏洛特烦恼》、马丽的《羞羞的铁拳》早已玩过类似设定,观众对“爆改”“反差萌”早已审美疲劳。吴京曾预言:“电影人必须尊重观众,老套路行不通了。”如今一语成谶。更尴尬的是,贾冰在片中“笨拙”的表演风格,虽然符合人设,却因缺乏新鲜感被批“像综艺里的自己”,难以让观众入戏。
三、贾冰的“双刃剑”:过度曝光反伤演技
贾冰近年频繁亮相综艺和电影,曝光度虽高,却消耗了演员的神秘感。《奇遇’里面他试图用夸张肢体语言制造笑料,但观众反馈:“看多了,腻了。”反观他作为配角的《囧妈》《飞驰人生2》,戏份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。这不禁让人思索:贾冰是否更适合“黄金配角”的定位?主演扛票房的重任,或许还需更多沉淀。
四、喜剧片的出路:创新比流量更重要
《奇遇》的失败给行业敲响警钟:喜剧不能只靠明星和套路。观众要的是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的惊喜,而非重复堆砌的烂梗。比如《无论兄弟们好,李焕英》用真挚情感打动人心,《独行月球》靠科幻+喜剧破圈。相比之下,《奇遇》的剧本和表演都显得仓促。正如网友吐槽:“贾冰演了个笨,但电影不能真把观众当‘笨’啊!”
小编归纳一下:尊重市场,才能走得更远
从沈腾力挺到票房崩盘,《奇遇》的教训值得深思。贾冰的喜剧天赋毋庸置疑,但选本和创作路线需更谨慎。毕竟,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,光靠“装笨”可不行。未来若想逆袭,或许得学吴京那句话:“对电影有敬畏,对观众有诚意。”